人生不焦虑

近几年或者说近十几年,我对社会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焦虑。学生焦虑,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焦虑,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焦虑。网络信息充满焦虑,咖啡馆里的谈话充满焦虑,身边的人也充满焦虑。

宝宝刚出生,父母在短暂的喜悦之后开始迎来了育儿焦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早教,英语启蒙,选择幼儿园……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焦虑更是铺天盖地涌来,让家长喘不过气,也让孩子喘不过气。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也处在随时可能崩溃的状态。

孩子早晚会长大,会有属于他/她自己的人生。家长给孩子爱与尊重,保护与引导,给孩子现有条件下(家庭经济能力,家长知识水平)最好的就足够了。不要因为有一些遗憾就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是好父母。我们是好父母,孩子是好孩子,相信孩子,相信时间。

社会上充满了造富神话,自己的同龄人,甚至是比自己小很多的人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好像整个世界就自己最失败。原本满足的心不再满足,原本喜欢的工作看起来也没那么喜欢了,因为赚钱太慢了。原本珍惜的平淡生活让人难以忍受,因为不停有人告诉你,你这不叫知足,你这叫失败。

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始终是少数,除了环境,资源,努力,还有概率。踏实做事,尊重概率,不要难为别人,也不要难为自己。

为什么社会上充满了焦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人制造焦虑,有人贩卖焦虑,有人从他人的焦虑中获利。给你一套方法,你只要照做也能成功,现在只要399,你要不要?大多数人很难抵挡这种诱惑。399的方法没让自己成功,试一下899的,再不行试一下3999的。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很焦虑。当时甚至定了一个赚钱目标,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这个目标。于是我不停地换工作,不停地找最优路径,焦虑控制了我,让我撞得头破血流。直到半年之后,我才稳定下来,忘掉了赚钱目标,只求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好客户。那段时间,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焦虑远离我,每天都很开心,学到了很多,进步速度很快。后来,遇到了很好的机会,我把握住了,人也越来越自信。原本压得我喘不过气的困难,后来不怎么费力都能解决。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后来也很容易就实现。那种感觉或许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吧。

近三四年,对生活我又有了不同的感悟。过去我很推崇解决问题,人生于我就是一个又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我平时做的事情就是锤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等待问题来临,高效地解决它,得到满足。朋友和家人遇到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我,从我这里寻求解决方案。大部分情况下,我帮他们解决了问题,避免了损失或者获得了更多收益。我很乐于做这样的事,但是解决问题的心态也让我错失了很多乐趣。一生中,快乐和悲伤的事情其实占少数,大部分都是平淡甚至无聊的体验。如果只盯住问题,就会忽略掉这大部分,失去更深入体验生活的机会。好在三年疫情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让我原本迟钝的感官重新变得敏感起来,重新去认识周围的人和物,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去记忆。

2024年,希望大家都能不焦虑,过好每一天。

322:三种思维+两种习惯+两颗心

2018年5月8日下午,跟群友讨论的时候灵光乍现,把自己工作几年以来积累的心得体会用322:三种思维+两种习惯+两颗心总结了出来。322的内容很简单:三种思维:目的导向,换位思考,让更多人支持自己 + 两种习惯: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懂礼貌;管住自己的嘴 + 两颗心:利他心,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平常心,承认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讲完322之后,我像平常一样,没有做任何记录,唯一的记录就是群聊记录,但我经常清空群聊记录。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可能是因为懒,也可能是因为觉得无意义,还可能是因为我只是追求群聊当时的思维碰撞,并没有想总结记录任何东西。这也导致我这几年错失了很多总结的机会,很多东西,别人发出来,说是我在某年某月跟他讲的,我有时候会很懵。为什么?因为讲得太好了,不像是我讲出来的。

为什么今天又决定写出来放在博客上呢?有几件事触动了我:1. 有好几位群友告诉我,运用了我总结的322之后,思维发生了变化,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很多以前想不通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都能解决了 2. 群聊具有即时性,方便少数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同步讨论话题,交换思想,但是不适合整理,总结,保存成果。很多当时没有参与讨论或者是后面加入的群友,听到有群友交流322的时候,会觉得很茫然,他们不知道322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群友会对322有如此高的评价,不知道为什么322能解决那么多问题。 3.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播,322是经过精炼的内容,不同的人看到之后可能有不同的感悟,进而有不同的行为。这原本也是我的初衷,不想讲得太详细,限制了大家的思维。但这同时又让一部分朋友感到茫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理解,怎么操作。既然是我总结的322,我有必要稍微展开说一下,这只是我个人在现时现地的理解,未来可能会有变化,其他朋友也可能有自己的理解,比我更有广度和深度。无论怎么说,我确实应该写这么一篇文章。 4. 博客很久没更新了,时不时有朋友私信我,问我什么时候更新。虽然博客是我自己做主,想更就更,不想更就不更,但看到朋友这么热情,我的文章确实又帮到了很多朋友,现在正好又有一个这么好的素材,我决定还是动键盘写吧。

上面讲了一堆背景,下面就闲话少叙,直接进入正题。

三种思维

1. 目的导向

目的导向也可以叫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意是指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为了得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目标可能是解决问题,预防风险,实现既定的业绩。凡交待任务或接受任务,第一要务是充分传达/了解目的,而不是让下属去猜/自己埋头苦干。明确目的,你才能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在一开始就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才能抓住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你才能把大目标合理地拆分成小目标,不断取得阶段性成功,最终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目标导向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时时检讨,我说的话,我做的事,是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还是起了反作用,还是根本就无关紧要,浪费时间精力。有一篇文章解释得非常全面,建议大家阅读,甚至可以打印出来:如何工作:怎么办事才算靠谱?

2. 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一个非常高阶的能力,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同理心。换位思考,换什么,思考什么?换立场,思考对方的立场,利益,风险,顾虑,情绪感受。为什么要换位思考?因为人在生活中,工作中,你的每一个行动,都不是孤立的,都会跟周围的人产生联系,造成影响。如果不换位思考,你就会变得自我,你会觉得全世界都在与你为敌。

3. 让更多人支持自己

还是跟上面提到的一样,在生活中,工作中,你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你能不能把事情做成,实现既定目标,也要倚仗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给你支持。如果整个公司,只有你自己,或者少数人支持你,大多数人都反对你,你的愿景再好,方法再好,也不能实施下去(除非整个组织再造,这个可能性非常小)。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你,但不能有人坚决反对你。多一个支持你的人,同时就少了一个反对你的人。

两种习惯

1. 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懂礼貌

懂礼貌几乎是成本最低的获取别人好感的习惯,特别是在初次见面,还不熟悉的时候,懂礼貌就是你的通行证。为什么要在懂礼貌前面加上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呢?因为有些人懂礼貌是分人的,比自己强,能给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他就懂礼貌,近乎谄媚;比自己弱,好像不会产生什么联系,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实质好处的,他就嚣张跋扈。这样的人,别人背后都不会有好评价,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真诚的有本事的人。你的领导要考核你,没办法24小时盯着你,他会通过其他人对你的评价产生一个印象,如果这个印象很差,即使有其他证据表明你在某些方面很不错,也会对你带来负面影响。新进公司的人,如果在其他同事那里获取了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也容易先入为主,影响你们之间的配合。唯有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懂礼貌,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2. 管住自己的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每当我看到有群友在群里发一些很不适合公开的内容,我都会觉得现在的职场人真的是太不懂保护自己了。即使是一些很“私人”的场景,比如朋友圈,发东西都要慎重。一些名人因为私人场景里的言论和行为付出惨重代价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初入职场甚至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还在犯同样的错误。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公开的内容不要公开,不确定是否适合公开的内容也不要公开,关系到其他人利益的更不要乱说。有些主管喜欢套下属的话,你看起来觉得这个主管很随和,很靠谱,就把一些“秘密”跟他分享,可是你忘了,他的立场,他的利益和你是不同的。管不住自己的嘴,祸患就不远了。

两颗心

1. 利他心,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上面讲了“懂礼貌几乎是成本最低的获取别人好感的习惯,特别是在初次见面,还不熟悉的时候,懂礼貌就是你的通行证。”还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帮助别人。有空的时候主动帮别人翻译一些东西,帮助别人解决一些问题。有些事情,短期内可能都看不到具体的收益,但是因为你的一个举动,可能会在未来给你带来好处或者是避免祸事。利他心,可以是为了看得见的利益,可以是为了暂时看不到的利益,甚至只是为了心安,当利他成为一种习惯,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你得到的支持也会越来越多。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说的就是:利他要掌握度,不要变成好好先生,也不要过度损害自己去利他,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量力而行,把握好分寸。

2. 平常心,承认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为什么要讲平常心,因为我发现人是很容易走极端的。一个人之前一帆风顺,然后遇到了挫折,解决不了,他就开始跟自己过不去了。不断怀疑自己,强迫自己,嫉妒比自己厉害的人。甚至因为一件事情的失败推论出自己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或者看到别人的成就,就开始质疑背后有暗箱操作。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平常心的表现。不是每件事情你都能搞得定的,你不是超人,不是完人,不可能一生毫无瑕疵(道德上和行为上)。人都是有可能犯错,有可能失败的。犯错之后认错,认错之后改错。失败之后反省,找到失败的原因,重新上路。这里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说的就是:平常心绝对不是让你过“佛系”生活,这个无所谓,那个算了。遇到问题还是要努力地去解决问题,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该争取的东西要努力去争取。当你做了一切能做到的努力,因为某些不可控的因素或者大趋势,失败了,这个时候就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了,平常心。还有就是,要接受事情大部分时候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解决一个问题,做了最坏的打算,确实出现了最坏的情况,我们只能尽可能减轻损失,但是无法完全避免,这个时候也需要平常心。平常心是让你跳出无谓的自责,把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比如改进技术,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322的全部内容,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322实际上不是孤立存在的,322之间也是相辅相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限于篇幅有限(主要是因为懒),我就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留言跟我交流,共同进步。

论同理心

以下对同理心的解释来自维基百科:

同理心(英语:empathy),或称做换位思考、神入或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在既定的已发生的事件上,让自己进入他人角色,体会他人因环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状态,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与逻辑。因为自己已体会“同样”的经验,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当事人所处状态下的反应,以致理解这种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也能够理解对方在心理、情绪或行为上的反应,但能够理解并感同身受对方的反应并不代表是认同对方的行为。

我个人认为,同理心是一种很高阶的能力,拥有这项能力的人处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都能得心应手。作为外贸业务,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跟人打交道,遇到的问题往往也是人造成的,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理解问题,而同理心给了我们深入理解问题的能力。

前不久有位朋友在微信上问我她是否有性格上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她与客户公司员工的沟通失败。我看了她发给我的截图,告诉她这是由于缺乏同理心导致的。客户下了很多单,发往不同的目的地,但是客户希望能一起验货,所以工厂需要把货全部做出来。而工厂方面,年底货物比较多,仓库面积有限,希望能加快货物的周转,减轻仓储负担,所以希望做出来的货能够很快就发出去。

这位朋友就去找客户公司负责船务的员工协调,她问船务最近是否有发往XX的货柜,船务回复说没有。她从其他渠道得知客户有货柜在月中要发往XX,于是再次去问船务,月中(说了具体的日期)的柜子是不是发往XX的,自己的货不多,能不能往里面装一下。这下船务就发飙了,说要不你来安排货柜?不要做什么事都按你自己的想法来,我有我的安排。这位朋友就说了自己工厂的难处,希望船务能帮帮忙。船务告诉她,这是工作,不是帮不帮忙。

这次的沟通是很失败的,为什么会这样?这位朋友缺乏同理心,没有站在船务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船务需要安排的不只是一个供应商的货物,到了年底工作压力更是大。哪家的货先发,哪家的货后发,哪些货拼一起发,客户公司内部有自己的考量。供应商要做的是及时提供准确的货物信息,如果有什么难处,希望客户协调,可以事先跟采购对接人商量,而不是在客户已经安排好之后去逼迫船务(是的,船务用的逼迫这个词。因为这位朋友询问最近是否有货柜,得到船务否定的回答之后,竟然直接指出某个具体日期有货柜出XX目的地,等于是说船务在撒谎,受到了船务激烈的“反抗”)

我曾经写过一篇变形记,希望大家做事的时候不要总是想到I,要多想想U。首先你要意识到你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职责,你们的工作内容,流程,KPI是不一样的,你要想对方帮你,那你要先试着去理解对方的工作,尽力配合好对方。

对内,不能理解不同岗位的同事有不同的诉求和利益,你争取不到尽可能多的盟友支持你,不能尽可能把敌人变成朋友;对外,不能理解客户身处的环境,他的诉求和利益,遇到客户提要求,第一反应就是去群里问怎么能改变客户的心意,让他不要提这个要求。我不禁想问,你真的理解了客户的心意?你真的理解客户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你真的理解客户到底担心的是什么,提这个要求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着急,不试着先去倾听和理解客户?

不合群不是什么大问题

合群这个概念对很多人造成了困扰,包括我自己。为了表现得合群,人有时候会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如你本来不喝酒,但是这个群体里的人都在喝,你也捏着鼻子强行灌自己。比如你们这个群体欺负弱小,你明明知道不对,但是为了表现得合群,你也跟着一起去欺负弱小。比如说黑话,你为了表现得合群,放弃一些自己惯用的表达,也开始说黑话。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所以才有人发出不想长大,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这样的感慨,可是想想,小时候为了合群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少么?

为什么要合群?是为了安全感?枪打出头鸟,做人要低调。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低调得过分了。明明有能力做得更好,为了所谓的“低调”和“合群”,选择跟大多数人一样的笨办法。跟群体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心里会感到恐惧。而群体里的人也会跳出来,维护“正统”,强行把你变得和其他人一样。更多的人在一开始就放弃了抵抗,以群体的“规范”(我也不知道这个规范是怎么来的,第一个这么干的人是从哪里学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力求融入群体,变得跟其他人一样。一样平庸,一样抱怨,一样无能为力,一样强迫新进来的人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一样混吃等死。

后来我们知道了马太效应,赢者通吃。有些人开始不考虑群体里其他人会怎么想,只管提升自己了,最后确实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取得了更大的成绩。其他人开始恐慌了,比能力比不过,那就比人数。处处阻碍你,背后中伤你,新人来了就告诉新人,你这个人太强势,不好相处,有成绩了说你是运气好,会拍老板马屁,遇到问题就等着看你的笑话。

本来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能脱离这个群体求自己发展的人往往已经看透了这个群体的无能和虚伪。可是没有判断能力的新人怎么办?合群的人占多数,不合群的占少数。你最先接触到,接触最多的可能也是这些合群的人,他们给你灌输了一堆真真假假的东西,把那个不合群的人说得像恶魔一样。新人也是很缺乏安全感的一类人,总想得到集体的温暖,所以往往会加入合群的人,变成群体里的一部分。

怎么避开这些坑,变成更好的人?

1. 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真,不要急着下判断

三人成虎,不要太相信你同事的话。这些信息经过了N手,每一手都加了其他的信息或者歪曲了部分信息,每个传播的人接收和表达能力不一样,立场和利益不一样,传到你这里可能已经完全变成了虚构故事。你看到老板训斥某位同事,就认为你老板太强势不好相处?可是你有了解这个同事犯了什么错,老板和他沟通的全过程么?你看到同事和前来拜访的供应商聊家常,就像个知心大姐一样,你就以为这个同事值得信赖,可以毫无保留地对她倾诉?我们都准备了一叠厚厚的标签,凭借三言两语,他人的引导就开始给每个人贴标签。这个人热情贴心,这个人冷酷强势,这个人没有本事只会溜须拍马,这个人一身本事可是怀才不遇……因为贴上了标签,以后做事我们就有了倾向,变得跟大多数人一样。在此劝告大家,不要急着下判断,忙着贴标签,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你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通过自己去跟他相处,而不是看你的前辈们给你做的“攻略”。

2. 不忘自己的初心,不要管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上司抢自己功劳,自己敢怒不敢言,最后干脆就不做事了,这样上司也就抢不到了。说实话,这个逻辑我是很服的。你不种庄稼,自然不用担心病虫害。你不做事,自然不用担心遇到困难。可是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是准备养老了还是准备等死了?这个时候,回顾一下自己的“初心”(虽然这个词讲得有点烂了,但我觉得找不到更好的词),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家公司能给你带来什么?举个例子,你进了一家外贸公司,目的就是赚钱。现在老板抢你客户,让你赚不到钱,你该怎么做?有人可能选择离开这家公司,换一家公司,这个在我看来只能算中策。还有人选择消极工作,反正找到客户也要被你抢,老子不找了,拿着你的工资,吃垮你的公司(很可怕的是,大部分留下的合群的人都是做了这个选择的人,你愿意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么?)。相信我,你那点工资完全吃不垮公司,可是你这种态度和行为完全可以搞垮你自己。这个在我看来是下策。那什么是上策?我个人的看法,你应该像一个销售那样去争取你自己的利益。跟你的上司谈判(注意,我用的是谈判,不是吵架),尽你最大的努力谈到一个能确保你现在及未来利益的方案。如果谈不成或者谈成了老板又反悔,那你再选择离开,在离开的时候,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自己的利益。至于其他人怎么样,不是你该关心的,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就好了。

3. 原则比具体方法更重要,不要完全照着学,不知变通

先讲一个故事,说是财神爷下凡接受凡人供奉,连着好几家都是富贵人家,大鱼大肉,吃得财神爷腻得慌。这时候,财神爷到了一户穷苦人家,穷苦人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就从坛子里拿出自己腌制的酸菜供奉财神。财神爷吃了之后解了腻,心情大好,就让这户穷苦人家发了财。富贵人家知道了这件事,以为财神爷爱吃酸菜不爱吃肉。第二年,财神爷又下凡了,连着好几家都是富贵人家,家家都供奉酸菜,吃得财神爷牙齿都要酸掉了,非常生气。财神爷又到了去年那户穷苦人家,今年已经是富贵人家了,他们感念财神爷的恩德,给财神爷准备了大鱼大肉。财神爷吃了好几户酸菜,难受得要死,现在吃上大鱼大肉,非常高兴,又让这户人家发了大财。

我不知道各位看了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两点:a. 不要随大流,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你就照着做。富人供奉大鱼大肉一是因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二是因为其他富人都是这么做的。穷人没这么大能力,只能拿出自己仅有的酸菜,满足了财神爷的需要,反而得到了财神爷的赐福。第二年所有富人都照着穷人的样子供奉酸菜,穷人因为有了能力供奉大鱼大肉,又得到了财神爷的赐福。 b. 以原则为中心,具体的手段要变通。供奉财神爷的原则是什么?让财神爷满意。怎么才能让财神爷满意?比如荤素搭配,做出别人没有的新花样。看其他人做的什么,然后分析他们的菜肴有什么特点,自己要怎么做才能让财神爷印象深刻,开心愉快。比如其他人都只是请财神爷吃饭,你在吃饭之余还搭台唱戏。

最后说一句,不合群不是什么大问题,做一个有趣的靠谱的人。

外贸十日谈·第六天

外贸十日谈有十篇,我准备每天写一篇,十天完成。本章是第六天的内容,讲学习。

外贸业务员是我见过的很爱学习的一群人,14年之后这感觉更深。各大外贸论坛,各大外贸QQ群,各大外贸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分享会,年会,演唱会,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让我感到汗颜。说实话,我在这些场合里格格不入,没那么大的热情。在还是新人的时候,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只为听一下大神的一堂讲座,我也是做不到的,因为生存都还是个问题,也生怕大神的招式太过精妙,自己境界不够,浪费了。

毕业前几个月,我已经翻完了《外贸七日通》,加入了广东外贸群,在福步注册了账号。这些对我有没有帮助,肯定有。有没有负面影响,也有,而且还不小。记得当时工作不顺,每天泡福步上,一开始还看出口交流,渐渐地注意力转到了外贸职场版和外贸心情版,那负能量真是扑面而来,绕梁不绝。当然,这不是福步的问题,是我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的问题。只是毕业那年年底,我换了一个工作,之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没有在上过福步。既然自己意志力不够,那就一刀切,直接不看了。

那一年里成长很快,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对学习,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任务驱动

因为刻意避开外贸论坛和外贸QQ群,当时并不知道大神或者大神的课程,也没有追大神在各大平台上的连载故事,所以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资料可以看,那么多新奇的东西可以学。平时学习也都是跟着同事一起,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去查找资料,学会了很多东西。

举个例子,当时要出国参展,准备签证资料的事情分配到了我头上。作为一个新人,我肯定是不能拒绝,也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一开始老同事还会带着我,后面就完全放手让我去做了。于是,我自己联系领事馆,一套资料全部做下来,联系面试,结果顺利出签。从那个时候起,先后为整个团队的人完成了申根签证,英国签证,俄罗斯签证,韩国签证等的申请。而且因为细心解读规定,给公司省了钱,给同事省了时间。不谦虚地说,我比很多签证代理都专业。

14年的时候决定开个博客写写东西,我也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域名,空间购买,WordPress安装设置,搭了一个还看得过去,能用的网站出来。跟专业的程序员比不得,但是自己用还是绰绰有余。

回顾学习的过程,没有哪一次是别人告诉我,这个好,你去学这个。每次都是我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去查找资料,去操作,最后学会的。

在这里教大家一个小技巧,遇到任务了怎么去学习?我99%都是用的Google(如果打不开Google,需要使用工具,关注微信公众号neilshuo在后台发送“见面礼”即可获得工具。),我的搜索不会是“XXX怎么做”这样,一定会是一个名词,从这个名词开始,一路搜下去。比如同事让我去准备签证资料,我会先去搜“签证”,更具体的比如“申根签证”,这样的结果一般都是百科或者领事馆网站上的介绍。介绍里会详细解释什么是申根签证,由什么机构签发,机构的联系方式。有在群里遇到过朋友问IBAN号码的,说客户找自己要,但是自己没有,如果你能在Google上搜一下IBAN是什么,我相信这个问题你自己都能解决。

关键词:学而时习之

我是一个比较功利的人,学任何东西肯定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得到利益。就算是看鸡汤,也一定是为了让自己精神振作。不可能为了学而学,或者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懂得多去学习。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要时常去练习,去实践。你要说学个东西,现在不知道有什么用,就是看上去很厉害,听起来很牛逼,那我肯定是不会去学的。或者你说这个东西你现在用不上,10年之后就用得上了,那我也现在也不会去学习。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为什么要现在去学习10年之后”可能“用得上的东西,10年之后世界变成什么样了,谁能预测?或者说,你现在是打工的,你用不上,但是你当了老板之后就用得上了,那我也不会去学。一是因为我不一定能当上老板,二是老板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就算学,也是先有实践,有一些经验,借一些理论来帮自己把实践得来的经验系统化。

还有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就是觉得自己该学点东西,不然就落后了,被淘汰了,不酷了,不能基业长青了。这种觉得有点奇怪,话说你生活工作一点问题都没遇到么?你没有一些问题要去解决么?如果有,怎么会不知道该学什么?好多人学东西也是做做样子,你看他听课认真,笔记做得非常漂亮,可是回归现实去做事,还是跟以前一个样。这种表面在学,不去实践,不像学习,更像表演。表演给别人看,哇,这个人好上进,好正能量。表演给自己,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把自己都感动了,老天也应该感动了吧,明天是不是就能赐我个彩票头奖了?

学习学习,在我看来,主要是习,练习和实践。学是为了习,行有余力才去学。不上战场,天天兵法挂嘴上,这种人是士兵还好,顶多坑死自己,要是大将,那得像赵括那样坑死几十万人。

关键句:你一定会错过一些东西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你分给了这处就不能分给别处。现在网络上,现实中学习资源实在太多了,大家很兴奋,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新东西。有人说,资源太多,一辈子都学不完。这话说得很对,现有的东西,一辈子都学不完,几辈子都学不完。你一天学12个小时,也只能学到一部分,而且当你学这一部分的时候,你同时就错过了其他部分。就像你在工作,你就一定会错过跟家人相处。你刷朋友圈,中途去了趟洗手间,你又错过了这一部分的信息,你用后面的时间去补,你又错过了跟朋友坐咖啡馆面对面聊天的机会。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一定会错过一些东西。你去听了A大神的课,你就错过了同时在开课的B大神。你专心上班,为客户服务,你就会错过QQ群里的”干货“。你天天在QQ群里刷”干货“,你就会错过跟同事交流能学到的知识。有些人喜欢搞搬运,搞收藏,我把这些东西都存起来,以后再看不就好了?且不说以后会不会看,你去搬运收藏的同时,时间流逝了,你一样失去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强迫症似地刷大神的微信,春夏秋冬,天南海北,追着大神的各种培训,各种训诫,被动地吸收着大神给你的一切,为什么不自己做主?自己决定自己想要学什么,需要学什么,用多少时间来学,什么时间学。错过的就错过好了,谁说一定要集齐大神全套培训,把大神说的每一个字都刻到脑子里,难道集齐了可以召唤神龙?

上班的时候把QQ群关掉,遇到问题了自己去搜索,或者求助一下同事。下班之后多锻炼,多参加社交。看看电视剧,找多年未见的老友聊聊天。外贸圈里发生的那些风云变幻你始终会错过一些,错过就错过了,那又如何?

以上就是第六天的内容,明天休息。

外贸十日谈·第五天

外贸十日谈有十篇,我准备每天写一篇,十天完成。本章是第五天的内容,讲诚信。

最近看到几篇禁止老赖乘坐高铁飞机的新闻,在线下刚体验过支付宝芝麻信用分免押金租自行车,信用卡也用了好些年了,对信用这东西还是有一点体会。做生意做人都要讲诚信,一家公司,一个人一旦失去信用,基本上就完蛋了。你生意失败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你信用破产基本上就等于死了。因为失信,没办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朋友也都避而远之。外贸也是生意,自然要讲诚信,不过很多公司,很多人诚信是挂在嘴上的,是拿来说的,不是拿来做的。有些公司把诚信列入公司的价值观,但平时做事完全是反着来的,失信于客户,失信于员工,失信于社会。也有很多新人因为对诚信的理解做事束手束脚,心理压力很大。

我今天就讲讲自己对诚信的理解,不要求别人赞同,只是说点个人看法。

关键句:诚信不等于直

在贸易公司工作,没有自己的工厂,客户问自己是不是工厂,为了得到订单,回答是,这样算不算不诚信?回答自己的公司有入股工厂(实际上没有),算不算不诚信?本来只是个新业务员,头衔却写着业务经理,算不算不诚信?只有五年经验,说有八年,算不算不诚信?

上面这些问题,我自己也回答不出来,我也不想回答。我把这些问题翻译了一下:你们是不是工厂?翻译过来就是:你们是否可以自己掌握生产,能够及时反馈?你们是否有严格的质检,可以确保不良品不要流出?你们是否有价格优势?这些问题是不是好回答多了?

新业务员,头衔写成业务经理,这个牛算是吹出去了,那自己做事是不是以业务经理的标准在要求自己?能不能给客户确切的答复,而不是模棱两可的答复?能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操作是不是专业,不给客户添麻烦?是不是能跟客户一起成长,而不仅是把货卖出去?如果这些都做好了,头衔写高一点算不算问题?

客户问这些问题只是想得到表面的回答么?大家可以想一下。

关键句:诚信不等于揭短

大部分时候,新人觉得自己的诚信受到考验都是在要揭自己短的时候。客户问你们公司有多少年经验?新人拿着营业执照一看,去年才成立。要跟客户说实话么?还是骗一下客户自己公司成立十年了?好像要么揭自己的短,要么就要骗。真的只有这两种选择?你们公司去年才成立,难道你们老板,你们工程师,你们的工人都是去年才入行的?你们公司自成立以来,一个单都没接过,一个项目都没做过?

还有一种,客户问你公司规模有多大(有些公司确实对供应商规模有硬性要求,但还有很多是没有的)。照实说好像显得公司太小,骗吧一看厂就露馅。真的只有这两种选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难道公司真的是一无是处?你人少但是都是熟练工或者自动化程度高。办公室人少但是扁平化管理,响应速度快。

关键句:诚信关键是有底线

做生意的底线是什么?别人我不知道,我个人的底线就是保质保量,按时交货。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你别跟我谈诚信,交期从1个月到1年都有可能的,你别跟我谈诚信。纯属诈骗的更不在讨论范围内。

你可以没有工厂,但你对供应链不能没有掌控。你可以规模小,但你要有做事的格局。你可以是新人,但是你要有责任心,对自己要有高要求,要不断进步。

你可以降低成本,但不能损害产品本身的功能,甚至给用户造成伤害。遇到不可抗力,你可以延迟交货,但你要有一套Plan B,要尽可能降低客户的损失,该赔偿的时候要赔偿。

底线就像一张网,能托住你不让你堕入深渊。

关键句:诚信可以树立个人品牌

外贸B2B其实是Businessman to Businessman,我们选择一家公司,很多时候也是在选择一个老板(如果老板是坑蒙拐骗,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可能是诚信正直)。都说跟对人很重要,那我们最看重老板身上哪一点?我个人更看重诚信。一个诚信的老板会善待客户,善待员工。老板口碑好,企业口碑就好,作为他的员工,你不用作恶,不用昧良心,不用透支自己的信誉。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人信誉,个人品牌。为什么有的人创业,客户可以二话不说先打一些货款放在他那里?为什么有的人开公司,客户会帮着他去找客户,在谈判的时候为他背书?你说仅仅是为了利益么?个人品牌,建立起来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而毁掉它,一次失信就够了。

以上就是第五天的内容,明天讲学习。

外贸十日谈·第四天

外贸十日谈有十篇,我准备每天写一篇,十天完成。本章是第四天的内容,主要讲样品单和试订单。

样品单和试订单有区别,之所以放一起讲,是因为今天讲的这几个关键词能把它们串到一起,他们在很多时候起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大多数客户在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先测试样品。很多客户在下大订单之前,会要求小批量的试订单。当然,除了客户主动要求之外,我们也可以主动提出发样品,或者先接受一个小批量的试订单。“客户不愿意付样品运费,他是不是没诚意啊,我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也是新人经常问的。希望看完本文之后,大家能有一个思路。注意,我不是希望大家有一个答案,而是有一个思路,因为这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关键词:机会

发了样品是不是一定有订单?如果有,我就愿意付运费,如果没有,我就不愿意付。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甚至弄了好多标准来衡量一个客户的“诚意”,比如邮件内容是不是详细,规格要求是不是详细,邮件签名是不是完备,客户的网站看起来是不是高大上,客户发邮件的语气是不是nice。这在我看来是有点奇怪的。我问大家几个问题:你投了付费B2B,收了30个询盘,是不是一定能接到订单?你展会上接待了10个客户是不是每个都能下单?你会不会去跟B2B和展会的工作人员说,我接到单的话,我就付钱,如果接不到,我就不付?我相信基本没有人会这样去问吧?就算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会说出来,因为别人可能会把你当成神经病。

付费B2B,展会,官网SEO这些都是为了接到订单所做的投入,甚至你租办公室,招人,也是为了接到订单的投入。有的投入会有回报,有些可能就打了水漂,但是我们能不能找到这些一定会有回报的,避开那些没有回报的?如果有这样的方法,请告诉我,谢谢。

我个人的看法,发样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投入,是为了接到订单,但是不代表每一份投入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你不投入,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多一份投入,多一份机会,多一份回报的可能。相比很多方式,发样品算是一种性价比极高,极为直接的获取订单的方式。当然,把钱用在刀刃上,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收益,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才要有取舍。大家注意一点,我们舍掉的不一定是没回报的,甚至可能回报会远远超过我们选择的,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做错了,时势,个人眼光,运气等等都会影响这个结果。

关键词:风险

客户在接触新供应商的时候为什么要求先测试样品?为什么无论你价格有多低,很多客户还是不愿意一下就把所有订单从老供应商那里转移到你这里,而要求先下小批量的试订单?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你的价格低,你的付款条件好,你表面上看起来简直完美,这对客户来说是利益,但商人做事不能只看利益不看风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你的价格低,但你的质量不一定合格,你样品质量合格,但你大货质量未必稳定。你质量没问题,但你交期不一定准时。你交期准,但你的操作未必专业,甚至可能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做生意免不了一些风险,但是怎么控制风险,不可能完全凭运气,所以,样品和试订单是很有必要的。

站在我们供应商的角度,我们也希望给客户交的是他满意的货物,我们也希望双方的合作是愉快的。发样品,确定双方采用的是同样的标准,这也是保护自己的方式。未来出现争议,我们是有理有据的。试订单可以把双方的流程走一遍,便于磨合,确保双方是在同一个轨道上。因为初次合作,很多问题是双方之前不曾想到的,这些问题会在试订单中暴露出来,便于双方沟通解决,为未来的合作达成共识。而且由于是小批量的订单,风险可控,调整方便,是一个非常好的磨合方式。

关键词:突破点

买3块钱的东西,你自己就可以做主。买3000块的东西,可能要问一下老婆。买30万的东西,可能要开个家庭会议。买3000万的东西,可能要开个股东会议。大家看到这个会想到什么?因为资金的需求不同,决策人和决策方式都起了变化。可以想见的是,决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会变得更多,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

作为一个新供应商,因为上面提到的风险原因,客户的决策相对来说会比较慎重。那我们怎么打破僵局,推客户一把,让他先前进一小步呢?发样品和试订单是不错的方式。我邮件里说了一大堆自己产品的好,客户也有点心动了,但是始终走不出这第一步。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提出发样品呢,自己付快递费又如何?我不给你机会犹豫,我把障碍减到最小,你只需要做一两个简单的动作,发给我地址,我就把样品送到你办公桌上。

客户终于决定下单了,但毕竟是切换供应商这样的大事,还是会有一些担心,所以先只能下一个小批量的试订单。你是不是情绪一下就低落了,感觉自己几个月的付出不值得,看着同事接大单,老板又不断在你耳边扇风,要接大单,多大的单老板都会你给你搞定,哪怕是你把银河系最大的单接下来,老板都能给你搞定,你心里就有了落差?大可不必。客户给了你一个机会,给了你一份信任,那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咱不嫌单小,哪怕是老板嫌,车间嫌,咱也不能嫌弃,而且要尽心尽力,感染其他人,让老板和车间都支持你,把客户这第一单做好。这一单做好了,经验,信心都来了,后面的大单源源不断就来了。就算是没来,尽心尽力做事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以上就是第四天的内容,明天讲诚信。

外贸十日谈·第三天

外贸十日谈有十篇,我准备每天写一篇,十天完成。本章是第三天的内容,主要讲搜索客户。

外贸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理论再好,听起来再花哨,最终还是以实践为唯一的检验标准。所以我们称这份工作为做外贸,而不是说外贸,或者研究外贸。要做外贸,一定要用客户来练手,所以我们今天讲搜索客户,其实更准确地讲是获取客户。搜索客户只是获取客户的一种途径,与B2B平台获取询盘,展会接待,地推等途径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为什么要讲搜索客户呢?因为这是我个人最主要的获取客户的方式,同时又是成本相对低,门槛相对低的方式。

搜索客户里的搜索,主要是指Google搜索,当然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配合其他的工具,但是Google在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默认大家都能正常使用Google(如果不能,关注微信公众号neilshuo在后台发送“见面礼”即可获得工具。)。

关键词:搜什么关键字

刚出来做外贸的时候,也看了不少过时的,东拼西凑的Google搜索的资料,走了不少弯路。大家要注意,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今天讲的这些在未来也会变成过时的资料,所以我希望大家学习的是思考方式,而不是方法本身。这些过时资料危害最大的应该是这一条:搜产品关键词+importer或者buyer。大家可以想一下,有谁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声明自己是buyer?这种搜出来最多的结果是各种名录,各种B2B网站,有时候我都怀疑这资料就是这些卖名录的所做的SEO,让大家更容易找到他们。

大部分产品可以使用产品关键词+国家来搜索,比如LED France,无需使用site:fr或者在Google设置里特别限定国家是法国,就这么搜就可以了,前几页的公司都可以翻一翻,会有收获。

为什么我不提倡用搜索运算符,其他高级设置来限定搜索结果,而纯用关键词来找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技进步的一项标准就是: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使用方法越来越简单,使用门槛越来越低。Google就是这个情况,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人能用,少数人会用,现在是要让大多数人,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能够搜到自己想搜到的结果。

关键词:集散地

大家应该知道每一个行业都有集散地,比如哪里做LED的工厂最多,哪里做婚纱的工厂最多。我们一个一个去找太麻烦了,那如果我们知道某些行业集散地在哪里,去找供应商效率就能高很多,而且因为竞争的关系能得到更好的条件。

我们把集散地再拓展一下:哪里的客户最多?

从线下来讲,哪个国家进口你这个产品最多?可以查看海关出口统计数据。查到之后怎么办?用我上一条产品关键词+国家去Google搜索。哪个展会你们这行业的客户去得最多?调查一下(看知名同行去哪里,看新闻,找参展公司了解等),这样你们可以决定去参展,去观展,甚至只是托人买一本会刊回来。

从线上来讲,哪个平台聚集你们的客户最多?B2B,社交平台,行业门户或者是业内知名展会的官方网站。这上面能找到什么?有些能找到名单,有些能找到buying leads,有些能和客户直接互动,有些可以提供广告投放服务。

找到了这些集散地,你找客户的效率会变得很高。

关键词:顺藤摸瓜

瓜就是客户,那藤呢?藤就是相关性,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相关性。其实上面说到的集散地也算相关性。我们再说点其他的。卖牙膏的店一般还会卖牙刷,牙线。买火锅设备的还会需要火锅调料。卖知名品牌的可能也会卖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品牌。

这里有的大概思路就是:你同行的客户是你的客户,跟你的产品能配套使用的供应商的客户是你的客户,你们行业内知名品牌的分销商也可以成为你的分销商。客户在暗处,但这些供应商,品牌都在明处,通过他们,你能找出客户来。注:市场定位之类的,需要自己去了解,你做低端的,找到了高端客户,不代表你的方法错了,只是你对行业还不够了解,没有过滤而已。所以这里只讨论方法,不讨论具体情况。

通过找集散地和顺藤摸瓜,你能找到公司名,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关键人物姓名等,这些就成为了你的关键词,到Google里去搜索。

以上就是第三天的内容,明天讲样品单和试订单。

外贸十日谈·第二天

外贸十日谈有十篇,我准备每天写一篇,十天完成。本章是第二天的内容,大家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一天的内容一定要天天做,重复做,不是说现在到第二天了,第一天的内容就算完成了。现在不缺好方法,就缺长期坚持,重复重复再重复。

第二天主要讲新人在业务工作的准备阶段要做哪些。很多新人一到公司,不知道做什么,天天逛外贸论坛,外贸QQ群,下一堆文件到电脑里,就觉得自己是在学习了,实在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资料

这里说的资料不是指大家在网上下载的那些XX宝典,XX打法,XX天精通XXX,这些资料里面有没有好的?肯定有,但是筛选的成本太高。大多数都是标题党,过期资料,互拼乱凑为了推广自己外贸服务的所谓干货,还有把一些特例拿出来大说特说引人浮躁的东西。

这里说的资料主要来源是公司内部。一般可以找自己的直接上级或者公司安排带自己的人或者自己最熟的人要。要之前先列个清单,避免隔三差五找同事要资料,打断同事工作。这样再多的耐心都被你耗完。

我能想到的资料如下,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产品目录,如果既有中文版又有英文版,那最好各要一本。要来之后做好记号,避免弄丢了。有些公司申请物料比较麻烦,如果你总是弄丢产品目录,以后也麻烦,而且给人一种粗心大意的不良印象。报价表,各种认证,检测报告,形式发票(Proforma Invoice,大部分时候替代合同的功能),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发货的时候需要),装箱单(Packing List,发货的时候需要),一个正规的公司对外的单据格式是统一的,你找同事要这些文件的空白模板一般不会有问题。公司的产品培训资料,流程培训资料,如果英文版的没有,可以找中文版的来看,特别是内贸的培训资料,非常详尽而且有一些话术可以借鉴。公司收款账号,国际快递账号,通讯录,常用电话(如货代电话,报关行电话)。产品图片,全局图和局部细节图,产品包装图片,公司图片(大门,办公室,车间,仓库,参展等等)。

拿到资料的时候最好再问清楚哪些资料是可以对外公开的,哪些资料需要申请,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新人做事务必要谨慎,切忌想当然。

关键词:流程

虽然刚来还没有接到订单,但是这些流程提前了解是有必要的。比如发报价单,形式发票是否需要盖章,盖什么章,章由谁保管,盖章需要向谁申请。客户付款之后由谁查账,到账之后自己需要发哪些文件给哪些同事。订单进度找谁了解,完成之后如何出货,货代由公司指定还是可以自己选择,出货需要什么文件,需要经过哪些手续。这些流程务必要了解清楚,但是不要一股脑儿去问,后面会说到怎么提问,获取信息。

这里要注意一些忌讳,比如越级,做事没有按流程办(该有的步骤没有,该有的文件没有,该有的授权没有)。不确定的事情一定要问,不要想当然。你问了别人会觉得你做事严谨,靠谱。不问的话造成损失不但对自己不利,还可能损害其他人。

关键词:提问

我个人的观点:一个人有没有认真学,有没有动脑子,从他问的问题的质量和数量可以看出来。学完上面提到的资料和流程,提不出来问题,要么是聪明得头发都掉光了,要么就是完全没有用心去看,去思考。

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产品目录上的产品型号。这个产品型号就有学问,是什么样的一个格式?几位数,字母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公司的产品命名是有讲究的。比如第一位的字母可能代表这个产品是自产还是外购,第一位数字可能代表的是一个产品系列,末尾的数字可能代表的是包装规格,末尾的字母可能代表的是产品的某一个参数(颜色,形状,尺寸,功率等等)。

同系列很接近的两个产品区别究竟是什么?这个区别对客户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有价格差别?产品的包装方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包装?这个产品的海关编码是什么,出口有什么特别的监管条件?

也就是说,只要你认真看了,你就能提出很多问题来。而这些问题里面,你得想想,哪些是可以通过搜索自己解决的。其实很多老员工对新人还是很宽容的,但是一些新人浪费了这个机会,碰到问题张口就问,本来Google一下就能解决的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还要问,导致老员工逐渐没了耐心。有些新人说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那我现在要说点不好听的话,对公司来说,你的时间是没有老员工值钱的,因为你目前基本不能创造价值。所以,你还真的没有资格去浪费老员工的时间来“节省”你自己的时间。

第二个就是提问的时机。首先一点,不能随时随地想到就提。建议用一个笔记本,遇到问题就写下来,慢慢地就积累起一个问题库了。如果公司专门安排了新人培训时间那自然好。如果没有这样的时间,就趁着老员工有空的时候,高兴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抽烟的时候,你们闲聊的时候,等车的时候,打篮球的时候,巧妙地把自己的问题穿插进去,每天得到一点答案,记录下来,慢慢就积累起一个问答库了。举个例子,你去帮同事发货的时候,掂一下,这个怎么这么重?是产品很重么?外面还包了包装材料,为什么要用这个包装材料。出货货代是公司指定的么?我们的产品一般用什么方式出货,快递,空运还是海运,常用的海关编码是哪个?

关键词:汇报

作为一个新人,工作成绩不像老员工那样可以用订单来衡量,而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也不会有领导主动来问。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汇报。有些公司有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如果有,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好好地写。不要说自己没做什么工作,没什么可写的,所以就不写。你要知道,没做什么工作,这就是你的问题。你进公司第一天,公司就在给你付薪水。拿了公司的薪水,要为公司创造价值,如果暂时不能创造,那你也要为创造价值做准备,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每天写写自己做了哪些事,收获是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就是主动请求领导给自己安排工作,比如最近有个什么什么事情,自己可以胜任。注意写的时候千万别给其他同事挖坑,比如你想早上5点到公司上班,晚上10点才走,你不能建议公司这样改作息制度。其他的自己体会。

这里重点提一下产品学习日志。学习产品的过程中要做这么一份文件,中文,英文各一份,做好之后发给直接上级或者老板。这个日志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梳理产品知识,形成系统,另外一方面可以让领导看到你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提出有益的建议。形式不限,你用脑图做可以,用普通的Word做也可以。首先是产品体系,分类,分类标准,重要参数,各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等等。质检,包装,仓储这些也可以包含。这个文件是需要长期更新的,不仅是拿来给别人看,更是自己的知识库。

以上就是第二天的内容,明天讲搜索客户。

外贸十日谈·第一天

好久没写东西了,准备弄个外贸十日谈,这个十日谈跟薄伽丘的《十日谈》完全没关系,大家千万不要联想。顾名思义,外贸十日谈有十篇,我准备每天写一篇,十天完成。内容是我这几年外贸工作的小心得,小体会,小技巧,适合外贸新人看,不适合老板看,但是适合老板给自己的新员工看。另外,写这一系列文章的原因是我发现很多外贸新人都有困惑,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大家都应该知道的,确实有人不知道。我这人写东西,也从来不讲什么逼格,十个人看,对一个人有帮助,有一个人觉得有价值推荐给朋友,那就足够了。另外,文章里所有东西都是个人体会,我保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但是不能保证顺着所有人的心意,爱看看,不看滚,没工夫跟任何人吵架。里面有些东西可能非常非常怪异,我也不会解释。下面开始第一天。

关键词:礼貌

刚到一家新公司,面对一群陌生人。新鲜而又略微忐忑。有些公司会由新员工的直接上级带着去各部门走动,介绍新员工。有些公司会利用早会等时间统一介绍。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记住所有人的名字,职务,并把具体的人对应上。遇到了主动打招呼(厕所遇到除外),一般不会直呼全名,看其他人怎么称呼他,或者问他怎么称呼合适。

中午吃饭想办法跟着,不要老想着单独行动,这都是熟悉同事,熟悉公司的好机会。帮忙拿拿筷子,端端汤。聊点家常,尽量快速找到一些共同点(比如老家是同一个省的,学同一个专业的,最近都在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从这些点切进去熟悉得快。

礼貌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很快的时间里获得大家的好感。见到所有同事主动打招呼,厕所洗手池有水了主动去擦干,等电梯的时候帮忙按电梯,挡住门,公司聚餐的时候别人夹菜的时候帮忙按住转盘,主动帮同事添茶。把这些细节做好,可以帮你尽快融入公司,甚至在试用期考核的时候也能帮上忙。

做业务是需要跨部门合作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整体跟着自己部门的人一起就好了,采购,生产,跟单,财务,仓管,甚至是保安,一个都不能少。礼貌是成本最低而又特别有效的沟通方式。

关键词:精神

常说某人一副倒霉相,什么是倒霉相呢?我的理解是不整洁,头发,指甲,衣服,然后整天一副愁容。这个还是有点依据的,一个人看起来不精神,其他人是不太愿意跟他打交道的,客户也不愿意把单下给这样的人,所以真的就会倒霉。最怕的是倒霉之后不反省,更加忧愁,那就会一直倒霉下去。

新人到公司,肯定不能一副倒霉相。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勤理发,勤剪指甲,脸上保持微笑。人逢好事精神爽,那如果暂时没好事呢?那就先保持精神爽,好事就近了。早上早起,可以冲个澡,去公司也别太早,以免给老同事造成压力。但是千万不能迟到,这是最基本的,同事和领导会从这里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程度。你不能看到有老员工经常迟到,你也学,不要去要求别人,但是对自己一定要有要求。

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是什么?肯定不是吃早饭。就算公司允许带早餐到办公室吃,新人对自己一定要有要求,吃完早餐再进办公室。进办公室之后,第一件事是整理办公桌。文件整理好,放到文件架上,办公用品整理好,抽屉里不要留食物。用抹布把办公桌擦干净,开始一天的工作。

关键词:主动

新人刚到公司一般没多少事情做,很多时候上级领导也忙,没空管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练坐功,屁股粘椅一天都不起来,一定要主动。同事要去仓库清点产品,赶紧站起来,说我帮你一起吧。同事要拿文件去财务,主动帮忙。办公室里的所有办公设备,比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一定要快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更不必说,一定要熟练。如果正好碰到展会这样的事情,需要打杂,一定要主动提出自己来帮忙。也就是说,不要有新人心态,不要觉得自己是新人,要等着别人来给自己安排,等着别人来教。主动承担一些责任,领一些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就能顺理成章地跟相关的同事打交道,学到东西。

以上就是第一天的内容,明天讲业务工作的内容。

cs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