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顺耳利于行

不时听到群友历数公司弊端,老板听不进去建议,自己心力交瘁,痛心疾首。劝其离开,另觅平台,又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不甘心如此。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里的利是针对听建议和吃药的人说的,但是人的天性是不喜欢逆耳的话,苦口的药的,就算表面上这么说,心里还是不舒服的。既是忠言,为什么不让它更顺耳,让人更易接受呢?

每家公司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待哪家公司都是一样的。这句话我同意前半句,不同意后半句。作为业务员,我们在意的不外乎产品质量,公司的配合,谈好的待遇能不能兑现。抓住核心,其他的东西大都可以商量。把这个前提说清楚,如果有人觉得产品质量,公司配合,待遇这些也是可以妥协的,那我们就没有继续谈的必要,因为各人底线不同(只是不同,不讨论优劣问题)。

这几点满足的条件下,我们怎样让自己的建议更容易被接受采纳?

1. 拿到一手资料

对于想给公司提建议的人,我有一个建议:没有在公司待上一年半载,不要急着提建议。这个时间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因个人经验,公司规模,个人所处的位置而异。强调的是需要深入地调查了解之后才能采取行动,而不是只看表面,凭感觉行事。

每家公司总有一些“负能量”的人,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他们对很多东西都看不惯。跟这种人相处应该注意,一方面从他们那里能得到很多讯息,自己可以再想办法去求证;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心中有怨气,看问题的时候往往片面消极,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当成整个公司里员工的观点和看法,就很容易走偏。

其实社会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俗称“愤青”(愤青本来是一个褒义词,现在逐渐变成贬义词了),他们看问题简单粗暴片面,好像这些问题让他来解决就是一秒钟的事情,这个不公,那个不合理,这个蠢货,那个傻逼。判断事情,提出解决方案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情绪,想象出发。

所以,要拿到一手资料,一定要深入各个层面,多方打探,多方求证。

2. 考虑怎么做之前先想想有没有必要做,做起来有没有意义

之前跟一些朋友聊天,大都是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了,自己成了唯一的老人。老板让他们做外贸主管,带新人,组建外贸团队。他们急于想知道怎么做 (How)。聊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个外贸主管只是虚名。首先,老板并无授权,也没有跟他们探讨团队如何架构,人员配置,激励方式。也没有对未来的业务开展有明确的表示,比如资源如何分配,市场,客户,产品开发。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做(Why)。如果不搞清楚Why,总想着How,最后往往是一场空。

所以,如果老板让你去做外贸主管,不要先想着要去买什么书来看。你首先要明确了解老板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有哪些条件是需要先跟老板谈好的。

3. 不要只听不说不问不引导

有些人觉得公司是老板的,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听着就好了。要是对自己有利,偷着乐就好;要是对自己不利,背后吐槽,把老板臭骂一顿就好了。

这样其实很不好。老板有时候确实会遗漏什么,当然有时候也是装傻试探员工。这时候我们是需要表达的。这里有个技巧,等老板讲完了,不要反驳,不要反对,而是接着说:不过,X总,我有一个疑问(停顿,等其他人看过来),是这样的……(掌握节奏)。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转移话题。通过提问,让老板了解自己的意见,看起来也不是在反对他,而是在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4. 换位思考

这里非常重要,如果一味提自己的要求,老板可能会问:那公司XXX怎么办?比如我们提出提高提成点,老板可能会问:那公司每年展会投入怎么办?我们可能在背后骂,你赚那么多,展会是你该投的,关我们业务员屁事。想想好像挺有道理,但是总不能当老板面说这种话。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更容易让他接受的方式。比如,我们先去跟他谈一些行业内,同行的情况,再谈谈公司的情况,最后谈到提成点数的增加。多讲一些原因,证明诉求的合理性。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保证100%奏效,毕竟跟人打交道,情况会复杂很多。但是这样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3条评论

  1. 很多问题的产生可能只是你和老板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问题不一样。在你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能还有很多背后的因素受到制约,人无完人,公司也没有完美的,只能说在大的框架下怎么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老板和客户的沟通同理可推。